學術文獻

求實求活求優-深化珠心算教學活動

2008-04-18

珠心算是以算盤為主要學具的一種數運算模式,是數學活動的一個分枝,具有與數學領域相通的一些共性,對開發腦功能,培養初步的邏輯思惟起著不可比擬的作用。在包羅萬象的數學活動中,珠心算又不能不說是一種特殊的學習形式,撥珠、看珠記數、看盤算、聽心算等珠心算教學活動,不僅是對口、腦、手、眼等多種感官的協調動作訓練,它還能及早開發幼兒的智力和非智力原素、培養幼兒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為幼兒素質的全面提升創..

開展珠心算教學的實踐與體會

2008-04-18

算盤,這一古老的計算工具,在孩子們手中成為有趣的玩具和學具,具有強大的教育啟智功能。珠心算教育具有開發幼兒智力潛能的作用。如何在幼兒中開展珠心算教學,讓幼兒樂學、會學,為一生的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成為幼兒教師在開展珠心算教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透過一學期的珠心算教學,結合幼兒發展的實際情況與學習特點,有的放矢,有針對性的施以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初步總結了幾方面教學經驗和體會。 ..

淺談“匠才施教”法在幼兒珠心算教學活動中的積極作用

2008-04-18

一、“匠才施教”法的概念內容 什麼叫“匠才施教”呢?即在教學過程中不講算理算法的理論知識,只注重實際操作。就好比瓦匠、木匠師傅帶徒弟一樣,瓦匠修樓角,木匠修桌椅,其中有很多三角、幾何的原理知識,但師傅在傳授徒弟時,只講如何擺磚,如何放線等實際操作辦法,而不講理論,結果能修成合乎理論要求的高樓大廈。 “匠才施教”這種教學方法就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理特點以及理解程度..

淺談幼兒園珠心算教學的反思與探索

2008-04-18

綱要提出後,許多人對教師的行為和角色進行了深入的反思,同時也提出一系列頗具啟發性的命題。在老路上“奔馳”已久的珠心算是否適應當前課程改革的目標,從本質上講就是要求珠心算老師告別過去在認識“靜態”社會時形成的陳舊理念和行為,轉向探索與反思的“動態”社會所需的知識和能力。 一、在教學中的反思 1、反思引導。別用事先設計好的圈套去框幼兒,要讓幼兒去理解、去發現;對幼兒..

珠算心算結合發展兒童形象思惟

2008-04-18

隨著珠心算教學的日益普及,珠心算對學生智力、思惟、學習習慣、思想品行等方面的影響也更加明顯。珠心算的教學與訓練,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徵及身心發展特點,有助於開發學生的右腦,進一步挖掘學生的智力潛能,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促進學生思惟發展,使學生在各方面均衡、健康、愉快的成長。 “珠算式心算” (簡稱珠心算)是透過實際撥珠訓練到類比撥珠訓練,從而過渡到是映像撥珠──即“在腦中打算盤”的..

試述幼兒園開展珠心算教學的策略

2008-04-18

我園自1997年開展幼兒珠心算教學以來,經過嘗試與探索,在培養幼兒數概念、開發幼兒潛能、促進幼兒心理素質提升等方面取得較好成績,培養出了一批聰明機智,思惟敏捷,全面發展的幼兒,幼兒珠心算教學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家長的支援和擁護。 一、端正理念,師資策略是關鍵 (一)業務熟練的師資隊伍 珠心算是以算盤的計算為基礎而產生的一門速算技術,它運用雙手在大腦..

把珠心算教學法遷移至幼兒園教育活動中 -珠心算教學法有效促進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點滴體會

2008-04-17

珠心算教學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形象性,也就是把較抽象較枯燥的數碼計算,利用一把小小的算盤讓它具體化.形象化.讓孩子透過視覺,聽覺,觸覺把抽象的數碼變成直觀算珠映像,並在大腦中快速完成計算過程。我在近9年的幼兒珠心算教學實踐中體會到了珠心算教學的諸多好處,並且開始運用這一教學方法到其他學科的幼兒教學活動中。因為我想知識是相通的,一種好的教學方法把它借鏡到幼兒園其他教學活動中也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加減算的算癖

2007-09-11

「癖」也,不好的習慣。算癖即指在珠心算學習的過程中,因坐姿、操盤動作或引用口訣而產生之錯誤答數及不好的計算習慣。在世界各國推廣珠心算教育中,似乎並未對基礎養成過程做劃一的規範。如坐姿、握筆、操盤動作、指法,甚至名稱都缺乏通用的準則。可能只是幾個或單一國家自行約定俗成,並訂定檢定及比賽的標準。這些準則,便衍生出很多教學方法、教案、教材、順序及口訣等。透過這些不同的要求所完成的訓練,自然有各..

淺談珠心算教學

2007-04-26

珠心算是開發學生智慧大門的鑰匙,珠心算教學有益於學生大腦的開發,有益於發展學生的多向思惟,發揮學生非智力原素的作用,對全面提升小學生素質,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能夠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 一、珠心算教學要注重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珠心算訓練週期較長,內容比較單調,因此興趣的培養就顯得格外重要,只有當學生對珠心算產生濃厚的興趣,他才會痴迷於珠心算,他才能全身..

珠心算教學中的啟智與樂趣教育之管見

2007-04-11

珠心算教學的啟智與樂趣教育其目的在於探索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研究兒童的情感需要和心理滿足,課堂教學應啟發兒童自身願意主動的參與活動,注重兒童的主體地位。在小學開展珠心算教育,以其令人信服的教育啟智功能,引起了幼兒家長、教師、社會各界的矚目,對提升全民素質,造就一代新人,將會產生積極影響。 當前,全面實施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而“啟智與樂趣教育”正是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的一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