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文獻

利用珠心算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

2005-08-15

非智力因素,指與認識沒有直接關係的情感、意志、興趣、性格、需要、動機、目標、抱負、信念、世界觀等方面。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一個智力水平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往往不會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個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發展,就可以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做出較大的貢獻。達爾文曾說過:“我之所以能在科學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對..

試述安徽近兩年珠心算教育的進展及體驗

2005-08-15

安徽省進行有一定規模的珠心算教育開始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黃山市還曾利用世行貨款設立專項開展了珠心算教學實驗和研究,但就全省範圍而言只處於半自發狀態,教學示範點大多也是自生自滅。2003年初,省珠協團結有志的珠算工作者“從點抓起”,大力開展少兒幼兒珠心算教學示範,獲得各地積極響應。在12年時間內,全省珠心算教育拓展速度很快,一大批示範點辦起來了,已有三萬六千多名幼兒、兒童參加珠心算學習,..

珠心算“湊、補、替”撲克游戰法

2005-08-15

一、問題的提出 珠算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在珠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珠心算,更具有教育啟智的功能。少兒學習珠心算,一科學習多科受益,使他們的頭腦更加聰明起來。 由於算盤結構下珠一顆作1,上珠一顆作5,五升十進。學習珠心算時要弄懂和掌握“湊、補、替”三方面的內容有一定難度,這就是: (1)1與4、2與3相加為5,互為湊數關係,即“湊”的概念; ..

統一思想強化管理全面提高珠心算教學質量

2005-08-15

大安市位於吉林省西北部的嫰江右岸,全市幅員4,879平方公里,人口413,360人。中心校及實驗小學35所,村小157所,校帶學前班及個體學前班274所。全市自1995年春季開始普及珠心算教育,小學一至三年級及學前班珠心算的普及率均為100%,截止目前統計,普及人數已達8萬餘人。 回頭幾年來的珠心算工作,我們以科學的教學理念為指導,經歷了一個由認識到實踐,由實踐再到認識的坎坷..

珠心算的學習對促進兒童智力開發的根本原因

2005-08-15

珠心算的學習,在我國已經有20年的發展歷程,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和有關專家、學者的論證,一致認為:珠心算的神奇效果,對提高兒童的計算能力,開發兒童潛在智力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無數仁人志士,在大量的論文篇章中也都佐證了這些認識。那麼珠心算的學習,對促進兒童智力開發的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有哪些基本特徵?我們卻感到很多的迷茫。根據這些問題,我僅從“三個切入點”,談談自己膚淺的認識和理解,供大家參考指..

珠算式心算的智力開發與素質教育的意義拓展

2005-08-15

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是我國近幾年來教育改革的重大課題,從中央到地方、從教育部到教育局(委)、從學校到家庭。都在一直關注事關每個學生的前途與命運,甚至關係到國家興盛與衰弱。學生智力的優劣、質量的高低,關鍵在於教育的基本方針和指導思想、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國家和社會的高度認可。大家知道珠算式心算教育與素質教育在一定意義上存在著發展與制約關係,那麼珠算式心算教育的成敗,也一定與學生智..

學習珠心算的有效作用

2005-04-21

一、促進學生智力開研發的功能 1.學習珠心算,兒童的眼、口、手、腦、筆、算盤的交替應用,促進學生反映敏捷。 2.大安市一位退休幹部講到,他的孫子學習珠心算不到一年,能夠連續記住十來輛流動的汽車號碼和相應的汽車品牌。 3.就拿在這裏表演的張世豪小朋友來說,他剛剛代表國家 隊,參加C組的比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沒學珠心算前,非常好動,當老..

發展珠算科技是新時代的現實要求

2005-04-21

珠算(發展到珠心算)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它有著數千年的光輝里程,在歷史的進程中,珠算作為經濟數學,為發展社會生產、經濟,推進人類進步作出積極貢獻,當今電子時代,由於珠算已起質的變化,有其獨特的功能將起著巨大的經濟核算,學校教育,啟迪人們智力水平的重要作用,但這一項古老又新生的科技產物,是利國利民的技術,而人們貶褒不一,我們從以下幾方面來闡明發展珠算科技是新時代的客觀要求。 ..

智珠在握慶八八–賀八月八日世界珠算日

2005-04-21

珠算,是一項源遠流長的計算技藝,當原始社會逐漸發展後,社會開始分業分工,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擴大,同時逐步轉入以貨幣、文書等信用交易行為,而在這一步步發展的過程中,計數計算逐漸進入人類的生活。嗣後,城邦或國家興起,因此錢糧核計、土地丈量、天文水文紀錄等等各種經濟、科學上的需求持續增加,使計算技能的應用益形重要,各種計算輔助工具如雨後春筍般的隨之發明。最後珠算以其操作簡單、體積小巧、方便實用..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中國珠算

2005-04-21

從1989年到2002年,在中國珠算協會第3、4届理事會期間,正是電子計算機迅猛普及,珠算面臨最大衝擊和挑戰的歷史轉折時期。計算機普及了,珠算向何處去?面對此情境,廣大珠算工作者、珠算專家和珠算使用者、教育者、學習者、愛好者,爲促進珠算事業發展,積極探索著前進。隨著計算機日益普及,珠算、珠心算更有突飛猛進的發展,這是一個奇蹟,一個珠算發展史上的奇蹟。由“車到山前”,竟然“柳暗花明”,展現著..